欢迎访问安徽众和建筑陶瓦有限公司!
本公司主营的产品有琉璃瓦、寺庙瓦、石板瓦、平板瓦、仿古筒瓦等。
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
琉璃瓦长期存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发布时间:2025-08-06 03:05:45 浏览次数:98次

    琉璃瓦长期存放(通常指6个月以上)需针对其“釉面易损、坯体易风化、整体脆性高”的特性,从环境控制、堆叠防护、定期维护等方面做好管理,避免出现釉面损伤、坯体开裂、色泽退化等问题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    一、环境防护:严控温湿度与光照
    温湿度精准控制
    温度:保持环境温度稳定在5℃-25℃,避免剧烈波动(日温差≤10℃)。高温(>30℃)会加速釉面氧化(如金属光泽釉褪色),低温(<0℃)需确保瓦体完全干燥——若坯体残留水分,结冰膨胀会直接导致釉面剥落、坯体崩裂(陶土坯体吸水性强,风险更高)。
    湿度:相对湿度控制在45%-60%,配备温湿度计实时监测。
    潮湿(>65%):坯体吸水后会与釉面产生应力差,导致釉面开裂,且易滋生霉菌(尤其深色釉面),形成难以清除的黑斑。
    干燥(<40%):坯体过度收缩,可能使釉面出现“冰裂纹”(尤其薄胎瓦),影响结构强度。
    避光与通风管理
    防紫外线:琉璃瓦需完全避光存放(紫外线会分解釉面色素),仓库窗户贴防紫外线膜,或用不透光遮阳布覆盖;露天临时存放必须搭建全封闭遮阳棚(遮光率100%)。
    通风要求:每月通风2-3次(每次2小时),选择晴朗干燥时段,避免雨季或高湿度天气通风导致潮气侵入。密闭仓库可安装小型排风扇,确保空气轻微流动(避免强风直吹瓦体)。
    二、堆叠规范:防压、防摩擦、防倾倒
    分类分区存放
    按“规格(筒瓦/板瓦/脊瓦)、釉色(金/黄/绿等)、工艺(浮雕/素面)”严格分区,每区挂标识牌(注明生产批次、数量、存放时间),避免混放导致取用混乱或不同釉面摩擦受损。
    异形部件(如吻兽、垂兽)单独存放,不与平板瓦堆叠。
    堆叠细节要求
    高度限制:
    平板琉璃瓦:堆叠高度≤1.2米(约8-10片/摞),底层瓦承受压力≤50kg/㎡。
    浮雕/异形瓦:高度≤0.8米(约5-6片/摞),避免浮雕部位受压变形。
    层间缓冲:每层之间必须垫3mm厚EVA泡沫板(密度≥38kg/m³,无异味),泡沫板需比瓦体边缘宽出5cm,防止瓦边直接接触。浮雕瓦需在图案处加垫定制泡沫凹槽,避免磕碰掉角。
    底部防潮:用砖砌基座(高≥30cm)或防腐木托盘垫高,基座上铺0.2mm厚聚乙烯防水膜,再放瓦体(禁止瓦体直接接触金属托盘,避免锈迹污染)。
    稳固性保障
    堆叠必须垂直平整(用水平仪校准,倾斜度≤2°),每摞瓦两侧用木质挡板固定(挡板高度与瓦摞齐平),挡板与瓦体间垫软布,防止碰撞。
    堆与堆间距≥1.2米(便于检查和搬运),通道地面画警示线,禁止堆放任何物品,避免叉车或人员碰撞。
    三、特殊部件与材质防护
    釉面与浮雕保护
    新生产的琉璃瓦需在釉面贴一层低粘保护膜(存放期间定期检查,保护膜脱落需及时补贴),防止灰尘附着或摩擦产生划痕。
    带鎏金、描金工艺的瓦体,需用无酸纸单独包裹,再放入密封木箱(箱内放硅胶干燥剂),避免金层氧化发黑。
    坯体防潮加固
    陶土坯体琉璃瓦存放前,可在背面(非釉面)涂刷一层无色透明防潮剂(如硅烷类防水剂),增强抗吸水性(注意避开釉面,防止腐蚀)。
    长期存放(>1年)的瓦体,每半年用干软毛刷清理表面灰尘,禁止用水或清洁剂擦拭(避免潮气渗入)。
    四、定期检查与应急处理
    检查周期与内容
    每月全面检查1次,重点:
    釉面:是否有裂纹、气泡、脱釉(用强光手电筒侧照,观察细微损伤)。
    坯体:背面是否返潮(用纸巾轻擦,无潮湿痕迹为合格)。
    堆叠:是否倾斜、垫层是否霉变、标识是否清晰。
    问题处理
    发现釉面轻微裂纹:立即单独隔离,标注“非承重使用”,禁止用于屋面关键部位。
    局部返潮或霉菌:用干布蘸少量无水酒精擦拭(仅限釉面),晾干后移至低湿度区域存放。
    堆叠倾斜:暂停取用,由专业人员用千斤顶缓慢矫正,重新固定挡板后再使用。
    五、出库前的预处理
    长期存放的琉璃瓦出库前,需在干燥环境中静置24小时,让瓦体温度与外界一致(避免温度骤变产生应力)。
    拆除保护膜后,用压缩空气(压力≤0.3MPa)吹扫表面灰尘,禁止用湿布或毛刷硬擦,防止釉面损伤。

Copyright © 2019 安徽众和建筑陶瓦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人:田经理   手机:18912485997   地址:安徽省广德市新杭经济开发区兴业路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