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瓦(一种呈“S”形曲线的屋面瓦,多为琉璃瓦、陶瓦或水泥瓦,造型独特且脆性较强)运输时需重点关注防破损、防挤压、固定稳固,避免因颠簸、碰撞导致变形或碎裂。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
一、装车前的预处理
分类与包装
按规格、型号分类堆放,避免不同尺寸的S瓦混杂挤压(小尺寸瓦易被大尺寸瓦压碎)。
单块或少量S瓦可套入泡沫袋/气泡膜(重点包裹瓦的弧形边缘和棱角,这些部位最易磕碰),批量运输时使用定制木箱或托盘,箱内用隔板分隔,每层瓦之间垫3-5cm厚的软纸板或珍珠棉(缓冲震动)。
琉璃瓦等带釉面的S瓦,需确保釉面相对,中间用无酸纸隔离,防止摩擦刮花釉面。
检查瓦体状态
装车前逐一检查,剔除已存在裂纹、边角破损的瓦件(避免运输中进一步损坏并影响其他瓦件)。
确认S瓦的弧形结构完整,无变形(变形瓦在堆叠时易受力不均导致断裂)。
二、装载与固定要求
装车方式
采用立式倾斜放置(与车厢底板成60°-70°角),利用S瓦的弧形贴合特性减少滑动,避免平放堆叠(平放时重力集中在弧形底部,易压裂)。
堆叠高度不超过1.5米(琉璃瓦、陶瓦等脆性材质不超过1米),且顶部需低于车厢护栏,防止运输中因颠簸超出车厢被碰撞。
车厢底部铺垫防滑垫(如橡胶垫、麻袋),防止瓦体在急刹时滑动。
固定加固
用松紧带、钢丝绳或打包带固定堆体(避免使用铁丝,防止勒伤瓦体),固定点选在堆体中部和顶部,力度适中(过紧易压碎,过松易晃动)。
若运输多排S瓦,排与排之间用木杆隔开,并用挡板(木板或金属板)在车厢两侧和前后固定,形成“框架式”防护,防止侧翻或碰撞。
三、运输过程中的防护
路况与车速控制
选择平整路面行驶,避开颠簸路段(如未铺装的土路、坑洼路面),减少剧烈震动导致的瓦体相互碰撞。
行驶中保持匀速,避免急加速、急刹车(惯性易使瓦体移位、堆叠坍塌),转弯时减速(防止离心力导致侧滑)。
环境防护
雨天运输需覆盖防水帆布,确保帆布完全包裹堆体并压实边缘,防止雨水渗入(尤其陶瓦、水泥瓦吸潮后强度下降,易破损)。
高温天气避免阳光直射(琉璃瓦釉面长期暴晒可能老化),可在顶部覆盖遮阳网;低温天气(尤其冬季)需防止瓦体受冻(陶瓦含水后结冰易开裂),若长途运输需确保瓦体干燥。
四、卸载与搬运规范
卸载操作
卸载时使用叉车(配合托盘)或人工抬放,禁止直接从车厢上推落(即使有包装,剧烈冲击也会导致内部瓦件断裂)。
人工搬运需2人协作(S瓦弧形结构不易单手抓握),双手托住瓦体两端的平直部位(避免抓握弧形边缘导致断裂),轻拿轻放。
临时存放
卸载后若需临时存放,需按存储规范放置(垫高、防雨、通风),不可随意堆在地面或露天暴晒淋雨,且存放时间不宜超过48小时(尽快转运至目的地仓库)。
五、特殊注意事项
长途运输:每200公里停车检查一次固定情况,查看是否有瓦件移位、包装破损,及时加固或更换包装。
定制异形S瓦:造型复杂的异形S瓦(如带雕花、翘角)需单独用木箱包装,内部填充泡沫棉完全固定,避免与普通S瓦混装。
运输单据:记录瓦件数量、规格及完好状态,由司机和接收方共同签字确认,避免到货后因破损责任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