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瓦的釉面是保护胎体、提升耐久性的关键(隔绝水分、抵御风化),保养核心是“防磨损、防腐蚀、防脱釉”,需结合釉面特性(光滑但脆性,易被硬物划伤、被酸碱腐蚀)和使用环境,采取针对性措施:
一、日常清洁:去除表面污染物,避免长期侵蚀
1.定期除尘(基础保养)
频率:每季度一次(多雨地区每2个月一次),避免灰尘、落叶堆积(堆积物吸水后会缓慢渗透釉面微小孔隙)。
方法:
用软毛刷(如羊毛刷)轻扫釉面(顺着瓦的纹理,避免横向摩擦),清除表面浮尘和落叶碎屑(尤其瓦与瓦的搭接缝、脊瓦凹槽处,易积灰)。
若灰尘较厚(如长期未清理),可用高压水枪(压力调至“低压”,水流呈雾状)冲洗,枪口距离瓦面≥30cm(避免高压冲击导致釉面破损),从屋脊向檐口方向冲洗(顺排水方向,减少积水)。
禁忌:禁止用钢丝球、硬毛刷(会划伤釉面,产生划痕后更易积灰);禁止用热水冲洗(温差过大可能导致釉面开裂)。
2.针对性清除顽固污渍
苔藓、霉菌(潮湿地区常见):
轻度滋生:用软毛刷蘸取“中性除藻剂”(如柠檬酸溶液,浓度5%-10%)轻轻擦拭,再用清水冲洗(避免药剂残留腐蚀釉面)。
重度滋生:先人工剥离苔藓(用竹片轻刮,避免划伤釉面),再喷洒除藻剂,静置10分钟后冲洗(每年春季处理一次,防止根系深入釉面孔隙)。
油污、鸟粪:
油污:用棉签蘸少量中性洗洁精(如餐具洗洁精,稀释10倍)擦拭,再用清水擦净(禁止用汽油、酒精等溶剂,会溶解釉面光泽层)。
鸟粪(酸性):发现后及时清理(鸟粪干燥后易腐蚀釉面),用湿抹布(拧干)覆盖软化后擦除,顽固处蘸少量清水轻擦。
二、防腐蚀:隔绝酸碱与有害介质
1.规避腐蚀性环境
工业区/沿海地区重点防护:
工业区(含二氧化硫、粉尘):每年增加一次清洁频率,雨后及时冲洗(减少酸性雨水残留);可在釉面喷涂“纳米防护剂”(透明、耐酸碱,形成保护膜,每2-3年喷涂一次)。
沿海地区(盐雾):每月用清水冲洗一次(稀释盐雾结晶),避免盐粒长期附着(盐分会渗透釉面,导致胎体与釉层剥离)。
避免人为接触腐蚀性物质:
屋顶检修时(如维修太阳能、避雷设施),禁止在釉面放置水泥、涂料等建材(水泥浆滴落会硬化在釉面,清理时易划伤);若不慎沾染,需在未干燥前用湿布擦除。
三、防物理损伤:避免釉面磨损与破裂
1.防止硬物冲击与摩擦
日常防护:
屋顶周边禁止堆放杂物(如脚手架、金属管),避免风吹坠落砸击瓦面(尤其檐口瓦,易被碰撞)。
修剪屋面周边树枝(避免大风时树枝扫擦釉面,产生划痕);安装防鸟网(防止鸟类啄挠或筑巢时掉落硬物)。
检修时保护:
屋顶作业(如检修脊瓦、清理天沟)需在瓦面铺垫厚木板(宽≥30cm,长度覆盖3-4片瓦),人站在木板上(分散压力,避免单块瓦受力过大导致釉面开裂)。
禁止在瓦面拖拽工具(如梯子、水桶),需轻拿轻放(拖拽会直接磨损釉面)。
四、破损修复:及时处理釉面缺陷,防止扩大
1.轻微损伤(釉面划痕、小裂纹)
划痕修复:若划痕较浅(未露胎体),用“陶瓷釉面修复膏”(透明型,建材店可购)涂抹:先清洁划痕处,取少量修复膏用软布打圈擦拭,静置24小时(固化后形成保护膜),可减少污渍渗入。
小裂纹封堵:釉面出现发丝裂纹(未贯穿釉层),用“防水密封胶”(透明硅酮胶,与釉面兼容性好)沿裂纹涂抹,厚度≤1mm,避免胶层过厚影响美观,可隔绝水分渗入胎体。
2.严重损伤(釉面剥落、露胎体)
若局部釉面剥落(面积<2cm²),需先清理剥落处(用干布擦净胎体浮灰),涂抹“陶瓷专用修补釉”(需匹配原釉面颜色),自然晾干后用细砂纸(400目以上)轻轻打磨平整(减少雨水直接侵蚀胎体)。
若剥落面积大(或伴随胎体裂纹),需及时更换整片瓦(用同型号瓦替换,避免破损扩大导致雨水渗入基层)。
五、长期存放或未使用瓦的釉面保养(如备用瓦)
存储环境: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(避免露天),釉面朝上,下方垫木板(隔绝地面潮气),单摞高度≤5片(避免重压导致釉面磨损),瓦与瓦之间垫无酸纸(防止摩擦刮花)。
定期检查:每3个月用软布擦拭一次釉面(去除灰尘),查看是否有霉变(尤其潮湿季节),发现釉面返潮及时通风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