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瓦(包括上釉陶瓷瓦、通体陶瓷瓦等)的瓦面清洁需兼顾去除污渍、保护釉面/表面结构及维持防水性能,具体内容围绕日常维护、污渍处理、深度清洁三个维度展开,以下是详细说明:
一、日常基础清洁(定期除尘与检查)
定期除尘
针对瓦面积存的灰尘、落叶、蛛网等轻质杂物,用长柄软毛刷(如羊毛刷)或鸡毛掸轻扫瓦面(从屋脊向檐口方向清扫,顺排水坡度进行,避免杂物堆积在瓦缝中)。
若瓦面倾斜角度大(如坡度>30°),可使用伸缩杆搭配软毛刷头,站在地面或安全平台操作,避免攀爬时踩碎瓦片。
每月至少清洁1次,风沙大或落叶多的区域(如靠近树林、工地)需增加频率(每2周1次),防止灰尘渗入釉面微孔或落叶腐烂污染瓦面。
排水通道清理
清洁时同步清理瓦缝、檐口、天沟内的杂物(如泥沙、小树枝),确保雨水能沿瓦面顺畅流向檐口,避免积水浸泡瓦面(尤其釉面破损处易因积水导致陶瓷吸水返碱)。
二、针对性污渍处理(按污渍类型分类清洁)
一般性污渍(手印、鸟粪、轻度油污)
用清水浸湿的软抹布(或海绵)轻轻擦拭,顽固污渍可蘸少量中性洗涤剂(如洗洁精,浓度≤5%),擦拭后立即用清水擦净(避免洗涤剂残留腐蚀釉面,尤其彩色釉面瓦)。
禁止用硬毛刷、钢丝球或研磨性清洁剂(如去污粉),以免划伤釉面或陶瓷表面,导致后期更易积污。
顽固污渍(霉斑、青苔、锈迹)
霉斑/青苔:在潮湿环境中,瓦面易滋生青苔或霉斑,可用5%-10%的白醋溶液(酸性温和,不损伤釉面)喷洒,静置10-15分钟后用软毛刷轻刷,再用清水冲洗(避免白醋长时间停留导致釉面失光)。
锈迹:若瓦面接触金属部件(如固定件生锈)产生锈斑,可用草酸溶液(1:10稀释)局部擦拭(戴手套操作),3-5分钟后用清水彻底冲洗(草酸残留会腐蚀瓦面,需确保无残留)。
建筑污染物(水泥渍、涂料点)
新铺设瓦面若沾染水泥渍(未完全硬化),可及时用湿抹布擦除;若已硬化,用专用水泥清洗剂(中性配方)涂抹,软化后用塑料刮板(避免金属刮板划伤)轻轻刮除,再用清水洗净。
涂料点(如乳胶漆、外墙漆)可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抹布擦拭(测试不损伤釉面后使用),顽固点可小心用刀片轻轻刮除(仅适用于平整瓦面,避免刮伤)。
三、深度清洁与防护(长期维护)
全面冲洗(每年1-2次)
对大面积污渍,可使用低压水枪(水压≤20bar,避免高压冲坏瓦片或冲开瓦缝)从檐口向屋脊方向冲洗,配合软毛刷清理顽固区域(禁止直接对着瓦缝强力冲洗,防止雨水渗入基层)。
冲洗后检查瓦面是否有破损(如釉面开裂、缺角),及时修补(用同色陶瓷修补剂填充)。
釉面保护(针对上釉陶瓷瓦)
清洁后,对浅色或高光泽釉面瓦,可喷涂陶瓷专用防护剂(如硅烷类防水剂),形成透明保护膜,减少污渍附着和雨水渗透(每2-3年一次,需在干燥瓦面施工)。
避免使用含蜡质的防护剂(易吸附灰尘,导致瓦面发暗)。
四、清洁注意事项
安全规范
高空清洁时必须搭建安全平台或使用安全带,禁止踩踏瓦片(尤其边缘部位,易碎裂),站立在屋脊或专用承重架上操作。
避免在极端天气(暴雨、大风、高温暴晒)时清洁,高温下清洁剂易快速蒸发,可能残留腐蚀成分。
材质适配
通体陶瓷瓦(无釉面)表面较粗糙,清洁时可稍用力擦拭,但仍需避免硬工具;上釉陶瓷瓦重点保护釉层,所有操作以“不损伤釉面”为前提。
彩色陶瓷瓦需避免使用强碱性清洁剂(如氢氧化钠),防止褪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