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瓷瓦瓦面清洁需兼顾材质特性与釉面保护,不当操作易导致釉面损伤、褪色或瓦片破裂。以下是清洁时的关键注意事项,从前期准备、清洁步骤到特殊情况处理展开说明:
一、清洁前的材质与损伤预判
确认瓦面类型
釉面陶瓷瓦:表面有玻璃质釉层,耐污性强但忌硬物刮擦(如钢丝球、铲刀),避免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(如洁厕灵、浓碱液),以防釉面腐蚀发白;
素面陶瓷瓦:无釉层,孔隙率较高,易吸附污渍,清洁时需加强防水防潮(避免水分渗入内部导致泛碱),清洁剂需选中性或弱酸性(如稀释白醋水)。
检查瓦面损伤
提前查看是否有裂纹、釉面剥落或松动现象,若存在破损,需先修复再清洁(破损处遇水易扩大损伤),松动瓦片需固定后再作业。
二、清洁工具与清洁剂选择
工具禁忌与推荐
禁用工具:金属刮刀、硬质塑料刷、高压水枪(水压超过0.3MPa易冲掉釉面或导致瓦片接缝漏水);
推荐工具:
软质工具:长柄羊毛刷(清除浮尘)、海绵块(擦拭污渍)、竹制或塑料铲刀(清除未硬化的水泥等杂物);
辅助工具:人字梯(需防滑脚垫)、安全绳(高空作业时佩戴)、塑料水桶(避免金属桶剐蹭瓦片)。
清洁剂禁忌与配比
禁用成分:含氢氟酸、浓盐酸的清洁剂(会溶解釉面二氧化硅)、强碱性洗涤剂(如洗衣粉浓溶液,易残留碱斑);
推荐配方:
日常污渍:中性洗洁精(10ml+5L水),或专用陶瓷清洁剂(按说明书稀释);
顽固污渍(如青苔、鸟粪):1:20稀释的柠檬酸溶液(弱酸性,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),或1:10白醋水(适用于素面瓦)。
三、清洁操作的核心规范
作业安全与瓦片保护
攀爬规范:禁止直接踩踏瓦面弧顶,应踩在瓦片搭接处(即下层瓦片的肩部),或在瓦片上铺设木板(宽度≥30cm)分散重量,避免单点受力导致瓦片断裂;
高空防护:超过2米作业需系安全绳,梯子底部固定防滑,避免晃动碰撞瓦面。
清洁顺序与力度控制
顺序原则:从屋顶檐口向屋脊方向“由下至上”清洁(避免污水下流污染已清洁区域),单块瓦片从弧面底部向顶部顺纹理擦拭(减少清洁剂残留);
力度要求:擦拭时力度均匀,遇顽固污渍需先软化(如喷清洁剂停留2-3分钟),再用软刷轻刷,禁止来回用力摩擦釉面。
四、特殊污渍与问题处理
青苔与藻类清除
若瓦面滋生青苔,先用竹刷轻扫表面,再喷洒稀释的硫酸铜溶液(1:500,可抑制藻类再生),禁止使用除草剂(含化学药剂易损伤釉面);
清洁后需检查屋顶排水是否通畅(积水易导致青苔复发),建议在雨季前进行预防性清洁。
水泥/砂浆残留处理
若瓦面沾染未硬化的水泥,立即用湿海绵擦除;若已硬化,用竹铲轻轻刮除表面凸起,再用1:30柠檬酸溶液湿敷1-2分钟,待水泥边缘软化后用软布擦净,最后用清水冲洗(素面瓦需缩短湿敷时间,避免酸液渗入)。
釉面泛白修复
若误用强碱清洁剂导致釉面泛白,可立即用清水冲洗,再用1:100草酸溶液(极稀浓度)轻擦泛白处,最后用清水冲净并晾干,严重时需联系专业人员进行釉面抛光处理。
五、清洁后的养护与检查
干燥与防水处理
清洁后确保瓦面完全晾干(晴天需2-3小时,阴天延长至5小时以上),避免潮湿状态下覆盖防尘布(易闷湿发霉);
对素面陶瓷瓦,晾干后可喷涂一层透明防水剂(硅基材质,不影响透气),增强抗污防水能力。
损伤复查与补修
清洁后再次检查瓦面,若发现新的裂纹或釉面破损,及时用陶瓷专用修补剂(如环氧树脂+色粉调色)填补,避免雨水渗入瓦片内部导致结构损坏。
六、季节性清洁注意事项
雨季前清洁:重点清除排水槽、瓦片接缝处的落叶、泥沙,防止堵塞排水系统,雨季时每2-3个月用软刷清扫一次浮尘;
冬季清洁:若瓦面积雪,需待雪自然融化后再清洁(禁止用工具敲打积雪,避免瓦片受震破裂),低温环境下避免使用冷水清洁(易结冰导致瓦片冻裂)。
总结:陶瓷瓦清洁核心原则
轻力操作:工具柔软、力度适中,避免刮擦釉面或挤压瓦片;
温和清洁:禁用强酸强碱,优先中性清洁剂,污渍软化后轻拭;
安全防护:高空作业防滑防摔,踩踏位置避开弧顶薄弱处;
事后养护:干燥后防水处理,及时修补损伤,预防污渍再生。
遵循以上要点,可在有效清洁的同时保护陶瓷瓦的结构与外观,延长使用寿命。